老王是万万没想到呀!作为一个数据分析师,还能被HR给盯上!
这不公司要招个专门负责短视频业务线的数据分析师,HR觉得自己不懂数据分析,害怕面试的时候镇不住厂子,就来找老王,让老王给出出主意,怎样能让自己看起来逼格很高的样子和求职者对话?
老王内心是十万个不愿意,但是,HR也不敢得罪呀,万一哪天看自己不顺眼,把自己换掉怎么办?还是得给想想办法呀!
于是老王就给HR如下一道面试题,让HR去跟求职者聊,看看谁回答的好就给谁发offer。
题目:短视频APP用户分为生产侧(内容创作用户)和消费侧(内容观看用户),生产侧又可以按作品内容分为不同的垂直类目(如健身/美妆/搞笑),假如本周A垂直类目的总播放次数环比上周下降5%,该如何分析?查找原因?数据分析优质社群,等你加入哦~
先思考两分钟,如果是你,面对这道题目该如何回答?

老王给出了一个面试时的参考答案,大家可以听一下思路。

1、确认外部因素,看本周整体大盘数据(APP周活WAU)是否下降
●比如正好是电商节期间,或者竞争对手做了活动, 导致本周消费侧周活(WAU)大盘下降、 进一步导致(多数垂直类目)总播放下降。
2、确认内部因素
●数据准确性(是否上报错误);
●运营侧是否有调整,市场推广是否减少,产品推荐策略是否调整,技术有无上线/改动;
●A垂类总播放是否有周期波动(观察往年本周水平)等。
3、初步确认
若已经排除上述原因,即初步确认A垂类总播放确实异常下降 5% 。
4、通过公式确定主要问题环节
公式一:从生产侧考虑
A垂类本周总播放次数=本周A垂类创作人数X人均创作作品数X作品平均播放次数= 本周A垂类创作人数X人均创作作品数X(作品平均曝光次数X平均点击率)。
【注意】 简化起见,本公式不考虑A垂类创作者本周之前作品对本周总播放的影响。
公式二:从观众侧考虑
A垂类本周总播放次数=本周A垂类活跃粉丝数*在关注页人均观看作品次数+发现页总推荐曝光次数*平均点击率。
【注意】简化起见,A垂类总播放主要考虑粉丝在关注页看到播放、及发现页随机推荐播放,忽略其它入口带来的播放。
通过对比上面两个公式,可以明显看出各环节本周数据与上周的差异,从而确定主要问题环节。比如,本周A垂类创作者人数下降,则可以判断是观众侧出现了问题。
5、对上一步发现问题进行多维度拆分,下钻寻找根本问题
在短视频领域,常见的拆分维度:
维度 |
节点 |
|||||
用户角度 |
年龄 |
性别 |
地域 |
新/老用户 |
行为标签 |
…… |
产品角度 |
ios/安卓 |
移动/PC |
APP版本 |
功能使用 |
H5/小程序 |
…… |
以A垂类创作者人数明显下降为例,按不同维度拆分如下:
●生产侧本周A垂类创作人数=新创作者(第一个作品发布距今30天内)本周创作人数 +老创者本周创作人数;
●生产侧本周A垂类创作人数=男性创作者本周创作人数+女性创作者本周创作人数;
●生产侧本周A垂类创作人数= APP5.1版本本周创作人数+之前版本本周创作人数;
●生产侧本周A垂类创作人数= "美颜功能重 度使用”本周创作人数+ "美颜功能非重度使用”本周创作人数;
●……
6、与业务沟通后给出建议
深耕发现问题后,还需要和相关业务部门对接确认,排查找到具体问题和背后的原因。比如,可能会发现,新创作者(30天内发布了第一个作品)在本周的新增人数下降,建议做进一步数据分析或者用户调研,确定是产品体验原因导致新创作者不愿再发作品?还是冷启动阶段流量太小?还是只是这周没有发布计划而已?通过上述等等原因,给出相关业务部门给出建议。
到此这个回答就已经可以让面试官折服了,在有限的面试时间里,不可能分析的面面俱全、但是一定要体现逻辑性和数据量化问题的能力!
老王将此类面试问题的分析框架整理出来了,拿去使用吧~

还想看老王解决什么数据分析难题?记得评论区告诉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