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标青岛西海岸新区,自从半个月前当地一位公交师傅在普查确诊感染结果后,原本把疫情“离我们很远”想法,突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度上。洗手液、酒精、蔬菜储备、口罩,大家最近讨论这几样的话题格外多。
同事大嫂子在药房上班,已经连续加班两个周了,据说:都是企业要货洗手液、口罩、消杀用品居多。作为普通民众,首先要稳住心态,积极做好家庭卫生清洁、出门防护、上班认真消杀服从管理等举措,最大限度减少外出或人员较多密集场所。图为:青岛西海岸新区武夷山早市,一位大姨在购买新鲜五花肉,售价12块钱一斤。

前天晚上开发区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除了零星接触,并没有太大蔓延趋势,所以大周末的和邻居阿姨商量,去早市买点新鲜蔬菜、蛋禽、水果等农副产品,露天摊位空气质量好,货多价格要比超市便宜很多。关键是孩子居家上网课,一日三餐做饭耗材也多,天天去超市钱包也受不了。图为:青岛西海岸新区武夷山农贸早市,待售的橘子4块钱一斤。

邻居阿姨今年已经有50多岁了,人很友善热心第一次跟她逛附近集市,如同发现“新大陆”一样,不仅货源种类多,而且新鲜蔬菜价格格外便宜。画面中的茼蒿二块五毛一斤,掐在手里细嫩,大姨买了满满一大兜子花了不到30块钱。
茼蒿是当季绿色食品,可以清炒,也可以搭配豆腐比管乱炖。大姨说:自己一日三餐做三个菜,绿色青菜一个;荤的烧一个;最后做个海鲜汤。这样营养均衡,人老了,对身体健康格外看重,尤其是现在特殊时期,更不敢随意去医院病房。

“买菜也是有学问的,特别是你们年轻人,老板也是看‘碟’要价”。经常逛早市的阿姨,显然经验丰富。她说:早市露天摊位卖货具有时效性,到了8点左右就得收摊,赶市场她一般来得都比较早,先逛一圈了解行市价格,然后找地摊卖菜的农民伯伯,看双手的轮廓就知道是不是干活,要买自家种的那种,虽然看起来“歪瓜裂枣”,但做出的菜香好吃。图为:临近收摊时间,集市芹菜开始甩卖,2.5元一斤,吸引众多人前来抢购。

买菜也有时间点,不能一味地图便宜,市面上还有很多用袋子装“成兜”买的土豆、茄子、辣椒啥的,要格外注意,很多摊摊主为了甩货,将一些不新鲜、破损的菜掺和在一起,买回家放不了几天就全坏了!图为:集市上,两位阿姨在挑拣新鲜蜜桔,二块五毛钱一斤。

买菜最好上手自己挑,别嫌麻烦。像这样的露天摊位,没有房租费用,所以买的菜价格最低。

相比其它地方,青岛对农副产品价格控制还是非常平稳,供应链顺畅,不像其它地区波动厉害。最大好处,是当下气温回升,春天农副产品大量上市,只要能运的进来,价格不会有多大涨幅。

邻居阿姨告诉我:先把主要的菜买好,然后闲逛看看,到了下集时间,一般摊主都会打折便宜,蔬菜和海鲜一样经不住搁置,时间稍长就焉了卖不上价,所以这个时候“捡漏”机会最大。听信她的话,最后我花了5块钱买了二斤小油菜,够吃三天菜了。气温高了,蔬菜不容易储存,最好先吃先买,只要保证家里粮油面充足,其它应该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