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读者上一篇文章,写用磁卡在电话亭打电话的故事。突然很感慨当年不象现在手机普及到现在这样,谁想跟谁对话,只需要按几个键而已。记的很小的时候,我外婆来了我们凤县,呆了段时间,后来送上火车走了。但是榆林老家家书来了说外婆十几天都没有到家。我爸请了半天假,骑上自行车,到了县里的电话局,要了个长途。关在一个安静一点的玻璃房子里。接转了几个总机,总算叫到了舅舅的厂里,等舅舅接电话的时候,老爸也听不到是谁,就高喊,妈回去了,回去了,有两个星期了。。。后来知道外婆是路上不顺利,一直耽搁很久才回到了榆林。那时候打这么个电话,很不容易。我估计等叫通了,老爸紧张的都不知道要说什么了。当年,我最早拥有的通讯工具也就是一个电话卡吧。四处寻找电话亭。西翻的那个电话亭一到周未的晚上,总会有一个长队,碰到不惜卡上的钱,说个没完的同学,真是郁闷极了。我们宿舍的广东范同学,因为老在太湖水吃饭,认识了老板。特批每周五晚上8点,她妈妈打电话在饭店的电话上。叽叽咕咕多半是要钱。打完电话超级兴奋。第二天等汇款了。后来我有了BP机,小巧的紫色,还是托人从城里通讯店代回。不是汉显的,平时身上得带个小本,跟对暗号一样,查姓什么的人,说了什么话。大多时间上面只有一个电话。照着回过去就行了。1999年到2001年,好象所有的人都有了这个小装置。公交车上经常会听到曲曲的叫声。有时候还会看到有人摸出一个电话回过去。非常羡慕,不用下车找话亭了。当时想什么时候能拥有一个这样彩色的话机就好了。那时候已经开始有小灵通了。同学们传的神的,眉飞色舞的说这个东西在城里的分校区有信号。能接电话。比起古代鸿雁传书,算是先进了点,但跟现在的小屁孩随便都能煲个电话粥,也算艰难爱情了。2000年我依旧没有电话,我一个女同事威胁她爸给买了一款小灵通。平时我可以用她的电话给人回电话了。很是美。看她的下翻盖小灵通,接电话的时候,大拇指一翻帅气的很。羡慕的不得了。年未的时候,大米回兰州取了他二十年的压岁钱,从一个茶壶里小心翼翼的拿出1600元。买了一款当时流行的紫色小灵通S331。我们俩轮着拿,隔一天一个人拿。后来他拿的时候整丢了。我哭了三天三夜,他哭了一晚上。第二个月发工资的时候,我们去二手市场上买了一个很旧的小灵通,做了个美容跟新的一样。大米买了一个二手的爱立信手机。美的很,就是不敢打,话费太高。双向收费。还有一个什么帮困基金的费用项目。当时的移动信号还不是很好,以至于三姨看着大米打电话走来走去。很认真的问,移动电话是不是必须要移动着打。2001年后,手机变化很快,直板的,上翻的下翻的,但都是黑白的。记的最清的是,我去上班的路上在世纪金花的门口看一个貌似有钱的老几,在用一个上翻盖的MOTO(V998)接电话,翻盖居然是听筒,吃惊不小。到了单位给同事们学了半天,大家都很感兴趣。接连的几天,我们接电话都是把自己的小灵通拿倒着接。发了工资的这个月,我给大米买了一款最流行的诺基亚经典机型8210还是黑白屏。只有一款贪吃蛇游戏,一玩能玩大半天。而这时候,我们去了趟上海,回来后,穷的又找出BP 机用了。(走的时候以为要在上海定居,把小灵通全送人了)BP 机还是个半显屏,一半黑屏。电话号码只能靠猜。在后来,小灵通已经彻底普及到大妈,民工都拿了。价钱降到790元。我就又买了那款经典的直板黄。周围有人拿了直板绿。有一天大米兴奋的说,现在手机能发短信。他要换一款汉语发短信的手机。我说什么是短信,他说打上字发过去。我说那不如打电话说,他想了一会说也是。2002年一次在八里村他跟同事吃饭,两个人议论,说有人拿彩屏手机了。
说的豪言壮语的,说好好干,过上几年我们俩也能拿上彩屏手机。眼睛里直昌光。还没有半年,彩屏手机也满大街了。就是象素低的象油画棒涂上去的。大米给自己整了一款菲力蒲当时最流行的镜面机。所谓的魔法灰。从单位贷款2600元在解放路民生兴奋的买下。整整扣了他大半年的工资。说是还有一个重要功能,能用外置摄像头照相。配了一个外置摄像头280元,镶在手机外面,在解放路音响专卖店的门口给我拍了一张,模糊的连脸都看不清。印象里,在没有怎么用过那个装置。大米就这样对手机的狂热一直降不下来温度,出什么新的就买什么。直到自己开了手机店,阅手机无数。我对此全无兴趣。手机就是接打电话,还能有什么功用。当年流行的电视,陆易与林心如演的那个男才女貌。陆易是做手机的,他说他要研制出一款手机能上网,让人们在等地铁的时候,可以用手机浏览网页,联网打游戏。我当时心想,怎么可能呢,那么小的手机屏,还上网,简直说梦话。而这样用手机的人,也都是傻子。可是,今天这些都成为了现实。原本很排斥智能手机的我,现在捡了大米的漏,拿个老款智能三星,美的都不行。隔一会就要刷新空间,看看Q ,看不到手机都坐立不安。在看着周围的人,手机高档的快能上天入地了。妞,小孩子拿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玩的比我都老练。以后又会有什么新的东西呢?现在手机的进化速度快的让人不能想象。什么平果,小米,小辣椒。不知道会不会有黄瓜,鸡蛋,汉堡堡。手机电影上张国立说的好,古代的人出去赶考,没有什么联系方式。在外面生了几个娃,都没有人知道。现在的人连你在哪里都能GPR出来。短信微信满天飞,不知道实话假话。现在的感情远没有以前在电话局千里传音的感情来的真啊。谨以此篇纪念那些曾经用过BP机的晚70早80的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