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这是很多老板们管理业务的必用法宝。
然而,很多实体门店的老板总是在抱怨:
我制定了详细的奖金方案,
也承诺了非常诱人的奖金提成比例。
只要达到我的业绩指标,
就能拿到丰厚的奖金。
为什么那些家伙还是懒散得很?
对客户爱理不理,
对完成业绩没有任何信心。
难道他们不爱钱吗?
那为什么上班迟到我扣他们五十块钱时,
一个个又心疼的跟什么似的。

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困局。
作为门店经营者,
希望一线员工能创造更多业绩,
也愿意拿出相应比例的利润作为鼓励。
然而,员工却未必领情,
设定好的奖金无人领取,
业绩多少无人关心,
究竟还有什么办法能够激励他们?
其实,作为一线基层员工,
对于物质奖励哪有不动心的,
毕竟出来打工,怎么可能会和钱过不去。
但如果把业绩目标比喻成树上的果子,
对于决策者的老板来说,
眼里看的是采下果实的结果。
而对于执行任务的员工来说,
更关心的是采摘果实的过程难度。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
每一个执行者在执行任务前,
都会评估自己的资源,是否可以支持完成任务。
基层员工在看到老板的奖金政策时,
脑子里第一反应是如何才能够达到提成标准,
如果觉得难度太大,
自然就很容易被放弃。
于是,便会出现以下场景:
老板天天在催促员工尽快完成指标,
完成指标就发奖金了。
而员工则在阳奉阴违地执行着。
心里想着,这指标根本不可能完成,
奖金也是水中月,镜中花,忽悠谁呢!
老板和员工都只关心自己利益相关的那一部分
而业绩这件事一定是无法完成了。

那作为经营者,
该如何避免这种尴尬呢?
因为身份的区别,
作为老板,往往要比员工操更多的心
担更多的责任,费更多的心思!
在业绩达成这件事上,
作为经营者,不可能只靠自己制定目标,
就指望员工一气呵成,完成任务。
往往需要在制定提成方案以外,
更多的考虑员工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
也是我们经常说的“工作路径”。
员工的奖励,不能仅仅停留在达成业绩的提成上,
而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做才能达到业绩目标。
门店营销是一个有机的过程,
一线员工在完成这个工作的过程中,
是需要很多工作细节去组成的。
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
都可能会造成结果的缺失。
所以对员工的考核与奖励,
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结果的奖励上。
而应该更多的考虑对以下几点予以奖励
1、正确的工作方法;
2、良好的工作态度;
3、严格的工作流程;
4、及时的事务处理速度。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