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间名为“茶颜悦色”的奶茶店火了,只不过这个热搜绝对是公司领导高层不想要的一个热搜。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茶颜悦色的员工在某些平台上爆料称“员工人均工作时常11小时,时薪才只不过6~9元,月薪到手不满3000元”。
却没有想到这些文字被公司的大老板看到了,便在工作群里面直接开怼回复说“为什么不够,那是因为天天蹦迪,高消费怎么够……”

就这样老板直接和高达七千多人的公司群里和员工吵了起来,最后老板自然是寡不敌众,不过老板有权力,最后亲自打电话让员工离职,这个操作导致公司群一下午直接少了两百多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原因不难理解。
一、老板不宜在公众面前和员工吵架,即便赢了也输了身份和体面
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都不应该在公众场合和员工吵架,而且这位老板直接是在高达7000多人的员工群里面直接地跟员工对骂。

即便最后赢了,老板也会输了身份和格局。因为从一开始员工与老板的身份,就是不对等的,所以老板即便吵赢了,也给人一种欺负弱者的感觉,仗势欺人。
表面上来看,老板吵架是赢了,但是实际上却输了,因为他输掉了身份和体面,以及员工的利益。员工对于薪资上有所抱怨,认为自己的薪资实在是太低了,即便老板有困难和意见,也应该用一种正确的方式去表达。

而不是一开口就质疑员工,最后直接和员工对骂起来,员工心里满腹怨气,当天下午工作群就少了200多人。
这位老板的错误做法还不仅如此,还打电话去给员工,让其离职,非常的不得人心,即便这件事短暂地过去了,但是老板的做法毫无疑问已经给员工心里留下了非常差的印象,日后的工作中工作忠诚度也不会太高。

二、老板员工相互“难共情”
双方爆发的重点在于都“难共情”,员工吐槽工资太低,时薪才只不过6~9元,但是老板的应对方式却直接选择了质疑员工,说的话非常过分,也直接导致了后面的局面。
不难发现,老板很难理解薪资对于员工来说究竟意味着些什么,要不然也不会有那种说辞,而员工,也不理解到在这背后是因为公司正处于月亏2000万的窘境,双方都“难共情”。

如果老板在面对员工的这种不满的时候,好好地跟员工沟通并且告诉员工目前公司的处境会不会好很多?并且应下承诺,等公司的危机过去了,会给员工涨薪资,这种处理方式会不会好些呢?
对于员工而言,无论跟着哪家企业,自己都饿不死,考虑到当前公司经营不良的情况,自己也可以选择另谋出路,也不妨是一种好的出路。
三、“被要求”离职,员工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这个例子当中,老板让员工提离职,那么这种情况属于“被要求”离职,员工应该怎样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不要主动提离职,而是让对方辞退自己
如果员工自己主动提离职,那么属于个人离职,按照劳动法自己是得不到任何补偿的,但是如果让老板辞退自己,那自己就可以拿到“n+1的补偿”了。因为根据我国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除此之外,如果员工已经缴纳社保满一年,那么还可以领取失业金。
话题:如果你是员工,你会怎样做?欢迎评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