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舒说
有次被酒酒撞流鼻血,满手满脸血,还在滴的瞬间,我居然腾出手来,先拍个照。流了这么多血,不能白流??
孩子哭了,我心想,妈呀好可爱,赶紧拍下来。
现在的妈妈当然不能和过去的一样啦~ 其实做公众号这么久,我感觉每隔几年的读者妈妈们都会有一些不一样。比如7、8年前我刚有妞妞那会儿,妈妈们还会对怎么带孩子更紧张一些,非常关注各种养育的细节,以及被社会和周围人绑架的牺牲感更强一点。而这几年,当90后00后成了妈妈,他们的心态越发松弛了。把自己当成孩子,这个世界一起玩吧~
文:早早
刚过去的周末,带着女儿上山下乡,玩到精疲力竭,自认为一百分妈妈。昨晚和她一起收拾书包,放进放出的时候,女儿叹了口气说:“哎,妈妈你为什么老是给我帮倒忙。”
“什么意思,我没帮过你正的忙吗?”
“哦,帮过一个的,就是帮我生出来。”
第一反应是,笑死了……
一天天的累得半死,还被女儿说天天帮倒忙,唯一帮的忙是把她生出来,听完却是发自内心觉得很好笑,一点不会心酸。
感觉啊,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的母女关系,有点像朋友。不太会和孩子谈付出和艰辛,也不会情感绑架,同时,也不会事无巨细都想着为了孩子“牺牲”自己,至少不会传达这样的情绪。
用时髦的话说就是:母爱,有,但不多。
有时候会想,可能这样的爱,刚刚好?
换成我小时候吐槽妈妈每天帮倒忙,我妈可能会当场哭出来,马上给我上价值,从出生开始说,养大我多不容易,多艰辛,要看到妈妈的付出,要爱妈妈……
我自己是立马将对话发给朋友,至少在她眼中我还是办对了一件事,不是一无是处,给了她自力更生的可能。
刚过去的周末,女儿从周二开始担心的作业,一直拖到周日晚上,我才有时间坐下来跟她一起补,打开一看,上课做的全错了……
问就是不会,大大方方地跟我说:“我没听懂啊,没听懂怎么可能做对呢。但是你再跟我讲一遍我就懂了,我就能写对了呀!”
至少态度是端正的。
没有挨骂。以前是揍,现在是笑。
这有什么好骂的,明明是个小机灵鬼,而且已经为此“忧心忡忡”了一礼拜了,一直想着订正呢!简单跟她讲了一遍就听懂了,安安心心改完,舒舒服服睡觉。
不由想起了我小学一年级第一次考试,数学,考了全班倒数第一。原因是树上5只鸟,打掉1只,还剩几只,我写了——零。所有题目都以这个逻辑,答错了……回家经历了有记忆以来,最惨的一顿挨揍。
换成我们这代人遇到这样的事,应该会第一时间发个朋友圈吧!
身边这样的朋友,还不少,更有帮孩子写字没写好,被老师要求全部订正的……
“这么不标准是谁写的?”
“妈妈。”
原因是妈妈觉得儿子已经写得很好了,重复书写没有意义,于是主动上场,只是没发挥好……
过去的妈妈和现在的妈妈,有多大的不同,说也说不完,不同的时代、养育观念的变化等等都是原因。简单来说,就是把我小时候讨厌的事,都翻了个篇。翻身农奴做主人,变天了!
关于睡懒觉:
关于好吃的:
关于面子:
关于早恋:
看上去妈妈们是“无法无天”,其实明明更讲道理呀,举个简单的例子:
我们小时侯,如果“欺负”我的对象是椅子桌子地板,撞一下滑一下摔了疼了,那么它们一定遭殃,会被打,大人们会拍拍地板说:“都怪它不好。”反过来,两小孩吵架打架,无论对错,大人都会先怪自己的娃,不问缘由,一定是先批评自己的孩子,至少场面上是这样的,即使自己孩子没错,回家也因为“权威”,不会跟孩子说明白。
现在换成我们自己的娃,自己左脚拐右脚摔个四仰八叉,我怎么可能去怪地板和家具……明明是你自己没走稳好吧,揉一揉安抚下是肯定的,但绝对不会揍地板。换成和别的小朋友起冲突,也不会和稀泥,一定会问清事情来去,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太阳晒屁股,是可以不起床的,只要不妨碍一天的行程;摔了一跤,也是要怪自己的,不能怪土地不平整。
“松弛感”这个词,前段时间被用烂了,最近热度过了,才想聊一聊这个词,其实用在妈妈身上,是合适的呀。
不仅是妈妈,更是家庭,谁不想拥有一个充满松弛感的家庭氛围?
我小时候的家庭氛围,自感也是管得非常少的,因为爸妈忙得要死,很自由。但是容错率极低,犯错就会上纲上线。
松弛感,首先就是容错率;
不起床会被骂,摔碎碗会被骂,玩疯了会被骂,不出门也会被骂,话太多会被骂,不说话,还是被骂……
我小时候有一次没带作业,怕老师责备,硬说是在学校弄丢的,最后回家偷偷将作业扔到很远的河里,又散钱财耗心力去买了一本重新补。
其实是件第二天带去就能解决的事,但是太害怕老师告诉爸妈,他们又把高度上到“心思没在学习上了”。
情绪在小事上不断被消耗,不敢犯错,犯了错又不敢认,最后滚雪球,在大事犯错反而意识不到其中的严重性。
换成这周的女儿,虽然没听懂,抄了作业,但是我非常明确她作为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心思是在学习上的,也宽慰她能坦然地告诉我这件事,很清楚,不害怕。
其次是放手;
关于放手,上一代的妈妈,在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上做得比我们更好。我很小就“承担”了烧水(有危险)的重任,并且非常享受、至今记得冲开水壶时烟雾缭绕的感觉,逛起超市,走在后面拎袋的也永远是我,自理能力比现在的女儿强得多。
而我们做得好的,则是在一些“调皮捣蛋”的事上,更放宽心。玩泥巴、玩水、在草坪上打滚、玩得脏兮兮回家,是不会挨骂的,甚至愿意陪她疯,陪她野。
把两个方向一合计,从女儿能行动自如、表达清晰开始,我就经常把她丢去上山下乡,插秧种菜、开挖掘机掉泥坑、跋山涉水玩个遍。发到家人群里,表哥酸溜溜地说:“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玩的吗,回家一定被揍,现在还被夸。”
没事,洗得干净就行。
最后,是互相尊重。
孩子对我们的尊重,是基于能力差,天然形成的,更难的是我们对他们的尊重。
在发现自己做错事后,会主动向孩子道歉。这也是我们这代人非常熟悉的方式。真诚、不夹杂说教、不推卸责任。之前和大家分享过一个故事,就是我一气之下把女儿心爱的餐具打碎了,之后马上意识到错了,当场道歉承认错误,没有给自己找任何理由。她自然不会和我一样,因为小时候的不甘心,耿耿于怀到成年。
在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能耐心倾听,不降维打击。女儿会因为学到了一些新知识,沾沾自喜地跟我们炫耀,也会因为一些不公平对待向我们反抗。
周一她要求给她打卡跳绳,我忙着追剧,说晚一点再说,她立马开始跟我讲道理:
“别的妈妈,如果孩子想要努力,
难道也会这样吗?”
“对啊,别的妈妈也会的。”
“那你就不能给她们做个好榜样吗?”
被她怼得无话可说??。
她说得对,逻辑严密,落点还给我上了高度,我没争过她,也不会大吼一声:“我是你妈!你得听我的!”
互相尊重下,孩子们会更愿意告诉我们真正的想法,以正确的逻辑去表达意愿,而不是瞻前顾后地说出我们想听的答案,屈服于我们的意见。
当妈的松弛感啊,我也还在学习中。
大概就是跟她走在一起,稍微放慢点脚步,边走边聊,而不是夹裹着她,命令着她?总有一天,他们是要迈开脚步,走到、跑到我们前面去的。
1 END
1
我们扔掉孩子
从早上四点玩到晚上四点
人类高质量小孩:
谢邀,我本来就很会“鸡”自己
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其他公众号,
请在评论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关注“夏天的陈小舒”,
回复以下关键字,就可以看到对应的推送啦
回复【怀孕】备孕知识、孕期疼痛、孕期营养、孕期美容 等;
回复【哺乳】开奶、母乳不足怎么办、母乳成分、哺乳期用药 等;
回复【奶粉】配方奶知识及奶瓶喂养;
回复【乳腺炎】涨奶、母乳过多怎么办以及如何挤奶喂养;
回复【湿疹】了解婴儿湿疹;
回复【生病】关于感冒、打鼾、发烧、咳嗽、便秘等幼儿常见病;
回复【睡觉】婴儿睡眠知识综述、新生儿睡眠安全等;
回复【头型】如何塑造宝宝的漂亮头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