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的今天,孩子们在庆祝属于他们的节日,出走半生的人们怀念过自己“六.一”的那些年。
小孩的世界简单明朗,开心便是开心,不开心便是不开心。双眸里永远对这个世界好奇着,永远期盼着自己赶快长大,怀揣着自己想成为的样子的梦想。
随着年纪渐长,我们需要面对很多人和事,长大后才知道,原来很多事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生活里的一切都需要自己承担。但无论经历过多少风雨,心里依旧有着孩子时期的回忆,曾经那个对生活充满好奇且有着无限想象的自己。

就像《小王子》中,住在B612星球上的小王子永远是孩子的模样,在与玫瑰花闹了不开心,离开了原本居住的地方,去往外面的世界,游历在宇宙间,遇到了很多他觉得奇怪新奇的人和事,最后懂得了珍惜的可贵,以他自己的方式回到玫瑰花的身边。或许小王子会长大,但也或许永远不会长大。
每个人,曾经都是小孩,只是他们自己忘记了。《小王子》以孩子的视角看这个世界,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地方。我们每个人曾经都是孩子,有好奇,有期待,有想象,只是在现实里感觉被渐渐磨灭了许多,可夜深人静时,在梦回孩童时自然会闪耀着。
钱钟书,文哲史著名学者,也是著名作家。在杨绛的《我们仨》回忆中,钱钟书和女儿的关系是哥们儿的关系,在女儿小时候,钱钟书是女儿最好的玩伴。在杨绛看来,钱钟书很多时候就像个孩子,需要杨绛照顾,需要杨绛哄着,也需要女儿安慰着。钱钟书一生热爱着中国的文化研究,但生活中的他更像是个孩子一样天真浪漫。
王小波说:“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你是我的军旗。”一生炽热,一生热爱。所以,王小波一生都在学习,一生都在做着自己所喜欢的事情。除了我们所了解的他对李银河爱情的专一,王小波在经济、会计、统计、编程、语言里也是学有成就,尤爱看书,也写了很多书。可以说,王小波的内心永远像个孩子一样对世界充满好奇,对世间的一切都热爱着。
汪曾祺,沈从文很喜欢的学生,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其作品很多回忆录里更多时候都在谈吃的,从当年在昆明西南联大读书时,到后来大江南北,纯粹的文字里透着那么一份纯真。
金庸,侠之仁者,武侠世界的传奇。书香门第里的才子,在本应安享晚年的时候,还执着进修历史,只应在早已畅销的武侠里被人指出历史中的不足。一个在武侠世界里找寻人生的人,在文字里热爱生命的人,在现实里却永远只是个学生的模样,没有年龄,知不足而奋力弥补。
人生是一段生与死的旅程,沿途的风景或许平凡,或许精彩,但无论经历过什么,都记得我们曾经热爱着这个世界,好奇着这个世界,对生活中的一切充满着想象。在任何的年纪里,内心永远有着一个小孩,那个对世界充满热爱的小孩。
愿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不舍爱与自由,初心不忘,永远童真童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