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封泸州老窖发给京东的《暂停合作函》在网上流传,文中内容提到:
京东近期多次低价销售52度国窖1573系列产品,对泸州老窖的品牌和产品价值造成严重影响,遂决定暂停与京东的相关合作。
据了解,目前52度500ml的国窖1573单瓶厂商指导价为1499元,批发参考价在905元左右。
作者 | 步洛奇
目前泸州老窖官方京东自营旗舰店正常运营,其中在该店铺内该款酒11月16日的预估到手价为1139元/瓶,11月10日,有消费者爆料叠加优惠最低到手价为908元/瓶,直接破了国窖1573的千元底。
对于酒企而言,价值的根本来源于价格,在整个酒行业下行遇冷时,名酒价格就是名酒价值。
01
泸州老窖他急了!
到底为什么?
泸州老窖对千元价位如此敏感,是因为国窖1573是泸州老窖唯一高端酒系列,也是其核心支柱。
国窖1573在2001年上市发售就倚靠“400年老窖池、国家级重点文物”等标签,逐渐在高端酒领域逐渐站稳。2016—2020年,国窖1573在公司销售占比从36%提升到65%,已然成为了泸州老窖的利益内核。
从泸州老窖的财报数据上来看,2020年三季度—2022三季度,其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516.94天、789天、947天;存货金额分别为36.56亿、66.09亿、89.77亿。同期,其销售费用分别为17.86亿、19.37亿、20.1亿。疫情3年来,泸州老窖不断加大营销,存货却越来越多,动销压力越来越大。
从国窖1573价格的角度来看,2019年年初,国窖1573经典装建议零售价从969元/瓶调整到1099元/瓶,成功迈进了千元高端。到2020年,国窖1573上涨到1399元/瓶,再到如今的1499元/瓶。
回顾历史,泸州老窖曾在“国窖价格定位”中伤透了心。2013年,白酒行业进入调整周期,泸州老窖却剑走偏锋,逆势将国窖1573的出厂价提到了999元/瓶,结果是导致了国窖的“价格崩盘”。2014年,一年的时间内价格接近腰斩,直降到550元/瓶。此次折腾别人没有吓到,却将自己吓得不轻,落下了“玻璃心”的毛病。
经过了几年的沉淀,国窖好不容易将价格和销量在高端盘中保持了稳定。可京东,仅用了一个“双11”就把价格重新打回到了千元以下,直接击穿了泸州老窖的“玻璃心”,泸州老窖不急谁急?
02
泸州老窖
为何敢和京东对峙
如今,虽然线上销售成为了时代消费的主流,但从白酒行业来看,线下的销售额占比名酒企业盈利超九成。
从泸州老窖2022年半年报中披露的分渠道的销售情况,今年上半年,传统渠道营收为108.37亿元,同比增长约25%,毛利率同比下降0.08%至86.43%;新兴渠道营收约7.12亿元,同比增长约33%,占比泸州老窖上半年营收的6%,毛利率同比增长4.46%至82.39%。
线上渠道占比泸州老窖上半年营收未超一成,同时毛利率也不如线下渠道高。所以,泸州老窖自然不允许线上渠道的低价影响了线下渠道的产品利润。
03
行业调整
矛盾显现只是时间问题
2013左右,酒行业就已经出现过诸如此类的矛盾。
2013年初,郎酒集团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郎酒已于2012年12月11日与四川壹玖壹玖企业管理连锁有限公司终止合作,该公司不再是郎酒授权的经销商,郎酒对四川壹玖壹玖企业管理连锁有限公司(含1919酒类直营网店)所售郎酒产品不作质量保证,不提供售后服务。
无独有偶,当年茅台、五粮液也纷纷发出公告“对质”电商。这种类似的电商与名酒的冲突,一度延续到2014年,统统都是由于电商平台的“降价”行为而起。
然而,2022年和2013年有着多重相似的大背景:经销商高库存,名酒价格严重倒挂,酒企销量下滑,不仅酒市在抢占市场份额,新老电商争抢市场份额的势头也愈演愈烈。
近期,中酒展发布的《2022年度酒商现状及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80%的白酒经销商库存严重;约39.7%酒商库存超5个月,33.6%酒商库存在3—5个月。
从今年的第四季度开始,白酒行业或将面临漫长的去库存周期。终端消费不振,线下的经销商们正盘算着如何回笼资金,这时就极有可能低价出售给电商,电商同样低价售卖,后果就是严重扰乱了名酒企业的价格体系,引发了双方之间的冲突。
“泸州老窖对峙京东”事件不只是个“矛盾点”般的存在,或许是整个白酒行业开始走向矛盾的开始…
原创声明
本文由《酒讯通》原创,欢迎留言/分享/点赞/关注。
禁止未经授权的转载或改编,否则依法追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