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五,由衷的说一句,小盆友本周上学很平稳,而且没有再肚子疼,欧耶!之所以如此雀跃,实在是因为之前的两周,被小盆友的情绪弄崩溃了,在那两周度过之后,对于倾听,又有新的角度和感悟。
事情的起因,源于小盆友国庆前的发烧,发烧一周,放假一周,低烧一周,在家待了三周再去上学,从那个周一开始,每天都是睁开眼睛就哭,一直哭到进学校门的前一刻。第一周,面对她的哭,我理解为学校有负面情绪需要发泄,但是她不胜表达,于是,我在她每次哭的时候,都会耐心做着倾听。
可是,小盆友性格内向,不善表达,问她有什么事发生,她就边哭边摇头,说“说不出来”,哭半个小时,挤牙膏一样说出来一件事,我们也无法评估此事对她的重要程度。
就这样,第一周,从周一早上的上学前哭,周二得知第二天在学校打疫苗后的路边哭和睡前哭,一直到周六跆拳道之前的哭,哭足一周,周日的时候,我终于能喘口气了,深深觉得自己太不容易!
第二周,一如既往,从周一上学前哭到周三,开始说她肚子疼,我知道她是生理性紧张,就让她进学校了。回到家没多久,老师打来电话,说她肚子疼,让我们给接回家。于是,爸爸过去接她,一走出校门,生龙活虎,回到家,该吃吃该喝喝,该打小奇打小奇,我问她肚子疼不,她一愣,然后说“还疼,不过好一点了。”于是,我特意,在爸爸下班的时候,去找了他,合计了一下,周四一定要送过去,因为肚子疼是因为紧张,而不是疾病。回家我们跟小盆友传达了第二天上学的意思。
第二天早上五点半,小盆友醒来就开始哭,说要去医院,爸爸说去医院要做些什么检查,她就是说要去医院,一提上学就嚎啕大哭。我俩跟老师约好见面的时间,想跟老师聊聊,老师让把她也带过去。于是,那个早上,她吃饭在哭,我俩吃饭的时候她在旁边哭,车上哭,一直哭到九点半见老师,哭足了四个小时!
跟老师说了一下她的性格,她需要更长时间适应新环境,她不愿意和别人不一样等等我们了解的她。老师也告知我们,她在学校课间不与同学交流,穿着羽绒服热出汗也不脱,最后问我们:你们是不是平时在家什么都不让她做,让她特别依赖你们啊?连忙跟老师解释,在家里她都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
老师把她领进去后,我在车上开始哭,当时觉得特别委屈,我已经做到我能做的最好,为什么还会是这个结果,还会让老师认为我们什么事都包办了?!在小区楼下,我发了一条朋友圈,然后看着友们的一条条关心微信,涕泪横流、泣不成声。那时候,真的觉得特别憋的慌,这两周吸收的小盆友的负面情绪,积压在我心里,统统需要发泄出来。哭过,那一天,我感觉像是被掏空一样。
周五上学前小盆友依旧哭了一通,说着肚子疼。我告诉她,她需要更长的时间去适应学校的生活,而我,不能把她留在家里,即使肚子疼。放学后去上跆拳道,原本高高兴兴的看到机器人,换完道服之后又贴在我身上哭哭唧唧,不想进去。那时候,忍无可忍的我吼了她,她才跟教练进去,进去就好了。
回到家,她吼小奇,对了,在这两周,小奇也成了她发泄情绪的工具,连吼带打很多次。那天,爸爸看不下去了,吼了她,她跑来找我哭。我的耐心也已经耗尽,不想再听她哭,于是把她撵到卧室,哭够了出来找我,我也跑到厕所去哭。
她哭够,出来找我,我和爸爸跟她聊了一次。我告诉她:我再也受不了听她的哭,对于我们来说,坏情绪就像一颗颗豆子,盛豆子的杯子容量有限,当坏情绪豆子积压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发泄出来,她需要发泄,我同样需要发泄。我接受她通过哭的方式发泄,只是我提出了一个要求,她要说且不能哼唧,每天说一两件让她哪怕一点点不高兴的事情,这样,都是一个把坏情绪豆子挑出杯子的过程。
兴许是小盆友暂时积压的负面情绪都释放了,周六的跆拳道和本周上学前也很顺利的走进学校,放学回家之后也没有那么易怒和暴躁。
跟友聊,说起那两周,我说,要是没有看书和学习,我也不会把自己整的那么憋屈,早就吼她“闭嘴”,她也得乖乖的上学去。友笑说,那你也不会情绪平稳的解决问题了,说明还是成长了~~
是啊,家里有个内向娃,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非常不容易。孩子要去适应学校的新环境,跟上学校飞快的教学进度,还要熟悉身边的同学;家长要去接纳孩子释放的负面情绪,接受她可能出现的适应困难,甚至还要承受老师的压力。
这两周,真心觉得,第一周的倾听和接纳是因为发自本心,第二周的倾听就特别勉强,乃至最后丧失了倾听的能力。好在,最后一刻,我及时调整了自己,这不得不归功于眼泪和多年修行。
倾听本身就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更何况是将对方的负面情绪吸收到了自己身上。那两周,她积压了负面情绪无法释放,我又何尝不是,所以最后,我再无空间去面对她的哭哭唧唧,时刻处于炸毛和爆发的状态。
总之,倾听别人的同时,也别忘了照顾好自己,给足自己能量,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另外,针对肚子疼这件事,有朋友留言说让盒子根据自己的状态安排休息调整。这是我想说的另一件事,真的是不同孩子不同样,有的孩子,需要家长时刻往回收着点,生怕孩子冲猛了把自己逼疯;有的孩子,需要家长经常往出推,否则,他就越来越蜷缩在原地,对外界因为不熟悉而充满紧张恐惧。盒子小盆友自然属于后者,如果让她自己选择,她恨不得天天待在家里,所以,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把她推出去,让她去熟悉学校,才能消除对学校的恐惧,消除因学校产生的肚子疼。
所以,孩子什么样,只有自己的父母了解,同一件事情放在不同的孩子身上,解决办法也不尽相同。
漫漫学校路,不知道还将会面对什么,继续修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