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的商业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二)

京东的商业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二)
第三个问题是京东一直以来的销售额大,但是一直亏损。
原因是什么?原因在于京东的商业模式。前面说过它是以自采为主的,比如说它为了同天猫竞争各品牌客户,在京东内部发起一个叫“斩首行动”的方案,他们要去把在天猫里面各品类卖得最好的前十个商品的商家找到,说“我找你们订货,我保证你们的流量,但是你们要给我更好的价格,低于天猫的销售价格”。
他们用这种斩首行动将很多天猫热卖单品拿到了京东平台上,而且给到这些商家流量倾斜。京东的这个方案在这个逻辑上、在战略上都是对的,用“斩首行动”来把好的货放到京东并给这些好货流量倾斜。但是这个看似有效的方法,为什么还是拼不过天猫呢?非要找一个原因,大概可以用定位的概念来解释,在客户的心智模型中,天猫的好货商品远远丰富于京东。
京东商业模式的发展当然也遇到过生死存亡的时候,就是在他早期的时候各大电器品牌商对京东的围剿,京东这个销售渠道是面向全国的,他会把一个商品在全国的渠道商中的最近的价格给放到线上来卖,这在线下渠道叫串货,因为互联网的无区域属性,所以他天然就是串货的。在当时很多渠道商有一个叫作返点的价格阶梯制度。
比如说我今天卖的货,它的进货价是2000元/台,但是当我卖到1000万元的时候,厂家会返点给我五个点或三个点,于是为了冲销量他们会把通过京东销售的货以2000元/台的价格或者更低的价格去卖,这样就会拿到厂家的利润返点,还有的赚。所以早期的京东极大地扰乱了电器公司的销售体系。当年很多电器公司对京东进行控诉,甚至起诉,但是京东依然我行我素,原因是什么?
因为京东的发展壮大代表着传统企业那种价格制度是不合理的,虽然商业上他们走了很久,但是从电商的角度来看,这种全国区域的不同价格是不合理的,线上线下都应该是同价的,消费者会用钞票投票。虽然京东的商品价格相对低廉,但是平台的运营成本很高,加上为了全网的竞争要做各种营销活动,这些导致一直以来京东都不太赚钱。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不赚钱也可能是一种策略,对京东来讲,在一定的阶段,赚钱同现金流相比,他更需要现金流,因为它需要有现金流投入到未来的发展中去,比如说投资物流和仓储,比如建立公司的系统等等。而这些成本天猫却不用有太多的投资?因为这些都是由合作伙伴去投的,阿里巴巴是在同整个商业生态体系中的所有伙伴跟京东一家公司打仗,京东当然会打的很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