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赛目的
通过举办大赛,整合互联网创新创业资源,促进互联网创新创业文化,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现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同时,加强以赛促产,推进数实融合,探索“互联网+”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方案。这将有助于打造一支充满活力、具有潜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此外,宣传江苏互联网企业和互联网创新产品,吸引省内外优秀互联网创业团队来江苏落地发展,营造有利于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大赛主题
实现互相促进和融合的数字化产业,共同创造和分享成功。
大赛口号
“i”创逐梦 数领未来
大赛组织架构
(一)主办单位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无锡市人民政府
(二)支持单位
江苏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共青团江苏省委员会、江苏省青年联合会联合发布了一份关于促进青年人才发展的通知。
(三)承办单位
重新创作:
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无锡经济开发区合作,共同推动经济发展。
(四)总执行单位
创客公社
(五)协办单位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省级科技园区、创新创业基地、数字经济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试验区、软件园,南京江北新区未来科技城、江苏省科技创新促进会、企业服务平台、江苏启迪集团、江苏省人工智能协会、江苏大数据产业联盟、江苏省信息化协同创新联盟、江苏软件人才发展基金会、江苏虚拟现实产业园、南京市软件行业协会等。
参赛条件
比赛分为初创组和成长组。初创组适用于尚未在工商注册的创业团队或在2022年1月1日(含)以后登记注册的初创企业;成长组适用于工商注册成立时间在2013年1月1日(含)以后,但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未上市的企业。
创业比赛中,创业团队是指尚未注册成立企业的团队,包括在校学生组建的团队、社会创业团队以及个人创业团队。此外,大型企业内部孵化的项目也可以以团队方式参赛,但参赛项目必须是原公司主营业务之外的创新业务,并且不能在比赛中使用原公司的财务数据作为项目有效证明数据。
参赛项目旨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5G、元宇宙、先进计算和工业软件等,推动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创新创业项目。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
参赛项目的核心团队必须由至少三名成员组成,并且在2022年的业务收入不能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参赛项目必须符合真实、健康、合法的要求,不得包含任何不良信息。参赛项目的技术、产品、经营必须属于同一参赛主体。同时,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所有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如果发现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将立即取消参赛相关权利并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本届大赛将不接受曾获得前七届“i创杯”三等奖及以上奖项的项目参赛。
赛程安排
(一)报名阶段
时间:2023年5月26日至7月30日
在这段时间里,我将会经历许多有趣的事情。首先,我将会参加一次为期两周的夏令营,这将是我第一次离开家去参加夏令营。我期待着结交新朋友、学习新技能和体验新的活动。
接着,我将会和家人一起去旅行。我们计划去一些国家公园和海滩,享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我很期待这次旅行,因为我喜欢探索新的地方和文化。
最后,我将会开始我的暑期工作。我已经找到了一份在当地图书馆的工作,我将会帮助整理书籍、帮助读者和参加一些活动。我很期待这份工作,因为我喜欢阅读和帮助别人。
总的来说,这段时间将会是充满乐趣和挑战的。我期待着这些经历,它们将会让我更加成熟和自信。
创业团队和企业可以自行报名,只要符合条件即可。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省级互联网产业园、互联网创新创业园、大数据产业园、软件园等机构均可推荐报名。
创业团队或企业可以通过登录“‘i创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官网(www.iiec.org.cn)或扫描微信公众号(互联网创新创业)上的二维码转入链接进行报名注册。在填写参赛相关信息时,必须完整、准确、真实地填写,以确保报名信息的有效性。
4、联系技术支持请拨打电话:025-86950095;
欢迎致电我们的报名咨询热线:025-86950113,我们的工作人员将竭诚为您解答任何问题。
(二)赛前集中宣贯会
时间:2023年6月
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推广比赛,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将召集地方工信主管部门、省级互联网产业园、互联网众创园、大数据产业园、软件园等部门和机构,以及有意参与比赛筹办的创新服务机构,共同参加赛前宣传推广会议。
在“极速三小时”巡回路演阶段,我们将会走遍全国各地,向投资人和媒体展示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这个阶段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关注,同时也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品牌和业务。
在路演中,我们将会展示我们的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会分享我们的商业模式和未来发展计划。我们将会与投资人和媒体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
我们的团队将会全程陪同路演,为投资人和媒体提供专业的解答和支持。我们相信,在这个阶段的努力和付出将会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时间:2023年6月25日-7月30日
为了推广新产品,公司将在省内外多个城市举办巡回路演活动。在省外的城市,我们将以城市路演为主要形式,而在省内,我们将以行业专题路演为主。这些路演将涵盖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细分领域。我们将重点介绍这些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案例,以便更好地帮助客户了解我们的产品。
为了参加路演,项目方需要先在大赛官网进行报名。在路演现场,项目方需要进行现场路演,由专家评审团进行评审打分。每场路演中,将从约20个项目中选出1个直通决赛名额和3个晋级复赛名额。
每个项目只能在巡回路演中报名一次,不能重复参加多个场次的路演比赛。巡回路演是大赛的附属活动,如果项目未能在路演现场获得晋级,仍可以通过线上初赛环节的评审获得晋级机会,参加大赛的正常评审流程。
(四)线上初审阶段
时间:2023年8月
大赛报名截止后,组委会会对参赛项目的条件进行形式审核和资格确认。接着,组织专家根据组委会统一的评审标准对报名项目的申报资料进行线上审核,以确定哪些项目能够晋级复赛。
(五)复赛阶段
时间:2023年9月
为了更好地评选出晋级决赛的项目,组委会将晋级复赛的项目分成若干组进行路演,并由专家评审团根据统一标准进行打分评审。最终,评审团将确定晋级决赛的项目。这些项目可以通过巡回路演直接晋级复赛,也可以通过初赛选拔进入复赛。
(六)决赛周阶段
时间:2023年10月
经过第一轮评审,大赛决赛筛选出了进入总决赛的参赛项目。而未能进入总决赛的项目则获得了优秀奖。在总决赛中,大赛评审团对参赛项目进行了打分,并最终决定了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获奖名次。为了表彰这些获奖项目,大赛组委会邀请了省领导、相关部门领导以及嘉宾出席颁奖典礼,为获奖项目颁发奖项。
培训及提升
比赛期间将持续进行“i创课堂”系列培训,包括线上云课堂和线下特训营。课程内容涵盖实战课程,如融资、政策、经济研判、技术趋势、创业心法和企业管理等。这些课程将帮助参赛者更好地准备比赛,并提高他们的实战能力。
为了更好地准备进入决赛的参赛项目,我们计划举办赛前集中培训。此外,我们还将组织对接会和一些轻松有趣的活动,以促进参赛选手之间的投融资对接和社交机会。
本届“i创杯”将举办数实融合对接会,旨在促进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与产业链重点企业的对接。这一举措将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中的作用,帮助创新创业项目获取行业资源和应用场景,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此外,该对接会还将加速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的构建,实现双赢局面。
奖项设置及奖励政策
本次比赛设有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获得三等奖及以上的队伍将获得大赛组委会颁发的获奖证书和2-10万元的奖金(特等奖10万元、一等奖8万元、二等奖5万元、三等奖2万元)。而获得优秀奖的队伍则将获得大赛组委会颁发的获奖证书。
在江苏注册公司的二等奖及以上获奖项目,将获得大赛结束后半年内的专项资金支持。
大赛将设立组织奖,以表彰在大赛中积极参与、推荐优秀参赛项目、承接各阶段工作并做出卓有成效工作的省内工信系统、产业园区以及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和单位。这一奖项旨在鼓励更多的组织机构积极参与到大赛中来,为大赛的成功举办贡献力量。同时,这也是对那些在大赛中做出杰出贡献的组织机构的一种肯定和表彰。
大赛宣传组织及支持
根据参赛团队或企业的实际情况与需求,我们将提供以下支持:
1. 商业咨询:我们将提供专业的商业咨询服务,帮助参赛团队或企业制定可行的商业计划和营销策略。
2. 技术支持:我们将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参赛团队或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 资金支持:我们将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参赛团队或企业解决资金瓶颈问题,推动项目的发展。
4. 市场推广:我们将提供市场推广服务,帮助参赛团队或企业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份额。
5. 团队培训:我们将提供团队培训服务,帮助参赛团队或企业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团队的绩效和效率。
我们将根据参赛团队或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帮助参赛团队或企业实现商业目标和发展愿景。
为了更好地宣传和展示参赛项目,大赛组委会将成立宣传工作组。该工作组将利用大赛官方平台(http://www.iiec.org.cn)、江苏省互联网融合创新服务平台以及主承办单位的资源,集中宣传和展示参赛项目。同时,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也将受邀及时宣传大赛的情况以及优秀的参赛项目。
一旦报名参加比赛,项目完成者将有机会优先参加大赛组织的巡回路演和各种培训活动,这将有助于提高实战经验。
为进入决赛的项目提供创业导师,进行个性化商业模式优化。
为参加决赛的项目与省内各地的人才政策进行对接。
我们将邀请法律、财税、创投等相关行业专家以及成功的创业者,为参赛的创业企业和团队提供全方位的创业培训。这些培训将涵盖创业政策、融资策略、商业模式等方面,帮助参赛者更好地了解创业的各个方面,提高他们的创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我们建议与知名高校、企业和投资机构合作,以获得资金支持、资源对接和市场拓展机会。这些合作伙伴可以为大赛提供宝贵的支持和帮助,帮助参赛者更好地实现他们的创新想法。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