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无聊想兼职?
工资不够用想兼职?
想尝试一下兼职工作吗?
请注意,各位学生和白领们。
有一些兼职工作是绝对不能做的
存在可能涉嫌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情况
案 例 分 享

2023年3月10日,大学生张同学在“小红书”APP上看到一则信息:“兼职日结,日入千元,有手机就能做”。因为无聊,他私信了发布信息的客服,想了解具体的兼职流程和结算方式。对方告诉他,只需要使用自己的手机号码拨打指定的电话,每打10个电话就可以得到100元的报酬。张同学觉得这很简单,电话费应该不会超过20元,只需打几个电话就能赚到钱,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接受了这个兼职邀请。

张同学按照客服的建议,准备了两部手机。一部手机用来拨打客服指定的手机号码,另一部手机则添加了客服的QQ并开启了语音通话功能。将这两部手机放在一起,这样就实现了客服通过QQ语音与拨打的指定手机号码进行通话的方式。

经过对方打了十几个电话后,张同学意外收到了对方支付宝转账的100元报酬。然而,第二天,张同学接到了公安局的电话,称他涉嫌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并被依法传唤。
案 例 分 析
所谓的兼职,是一种诈骗手段,诈骗分子利用张同学的手机号码,拨打当地实体店的个体户,如车床加工、门窗加工、铝合金加工等,进行通话。他们谎称需要订购大批材料,并要求商户转付定金,但是指定必须使用某一家的基础材料,从而实施诈骗行为。由于张同学违法租借个人手机卡,涉嫌帮助犯罪行为,他被依法传唤并按照相关法律受到处罚。
务必重视个人信息安全,绝对不能将手机卡、银行卡或支付账户(如微信、支付宝等)出租、出售、出借或购买给他人使用。否则,不仅会导致银行账户的非柜面业务和支付账户的所有业务在5年内暂停,还会在个人征信记录上留下不良记录,从而影响到贷款等方面的申请。此外,这样的行为还可能涉嫌协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从而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
来源:惠州反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