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还是老的辣,老一辈以前的一些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作为普通的年轻人,前辈们考核的主要标准是否有正当的、稳定的职业,当时年少气傲,总认为他们的观念落后,经历过后,才知道是他们的总结,同时也得到认同。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行业也随之而变化,但是变化太快,普通人一时能接受吗?
作为在镇上经营20年的便利店店主,感触颇深。20年前,在外打过工,在工厂里呆过四年,总认为打工不是长久之计。结婚后回到当地,打算找一份事业发展,在生活中,想象总是与现实脱节,万般无奈之下,走上了经营副食小店之路。
经过十多年的打拼,生意有所起色,也算安家乐业,对家庭的未来也抱着美好的展望,毕竟自己总相信,在同一行业内,只要脚踏实地、坚定不移,总会创出一条路子来。
自从2020年以后,便利店的生意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当时,自己并不气馁,认为困难是暂时的,可近两年以来,生意每况愈下,街上的行人一年比一年少。

冷清的街道
在乡镇上的便利店,一年生意的旺季是在冬腊月,淡季是在二三月。以前过完正月,店里的货物所剩无几,现在过完正月,货物说卖不动就卖不动。

店内积压的礼盒
近两年,便利店的生意是受到了社区团购平台的冲击,我们在经营方式上已采取了一些改变,比如在零食这一块,采用批零经营,毕竟休闲零食品种多,体量大。批发的利润却比较薄,可是近两年学生零食的消费也低糜。

今年开始,一些社区团购平台开始逐步退出市场,剩下的两三个社区团购平台也举步维艰,很多商品他们也开始上调价格,竞争优势也不在,如果一些产品我们拿的订货价,在售价上与他们有一拼,毕竟我们的运营成本要低得多。

但是,由于当前经济低糜,乡镇外出人员过多,乡镇便利店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以前,即使在生意淡季时期,便利店每天还可以卖几百或上千的营业额,而如今,只能卖几十、几百的营业额,这种便利店却比比皆是。
想早一点开门,晚一点关门,这是大多数店主的心态,总害怕错失一个顾客。
望着空空的街道,总感觉在痛苦中煎熬,想退出,又有一些心不甘,如另寻门路,那又将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