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卷”这个词,想必很多人都不太陌生。这一现象也逐渐从校园内影射至社会各行各业。
人人都痛恨这种“被自愿”的竞争,但是面对现状却无能为力,找不到更好的应对方法。
其实网络上关于“夜店内卷”这个话题已经说过很多了,但之前之前在杭州这种感觉并没有其他城市那么强烈。
可是近期随着杭州夜店越开越多,杭州也吹起了内卷的阴风。

先说营销现状吧。
之前在杭州的营销都是很佛系的,平时发一发夜店帮他们准备好的宣传文案,等着大哥找他来开卡。
然而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夜店越来越多,时代发生了微妙的改变。
如今的营销开始“玩家化”。
朋友圈里某个经常混迹于夜店,之前还跟你一起A过卡的哥们不知道哪天突然变身营销,发起了卡座图和活动海报。
前段时间还是brunch加名牌包的朋友圈女神,也开始发起了定金锁卡,预定滴滴。
现在的夜店的消费群体变得愈来愈年轻,简单的酒水签送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卡上摆个黑桃就想喊来天菜?想太多了兄弟,除非红包够大,不然天菜只和帅哥玩。
那群高颜值的玩家经常扎堆出没,夜店的圈子本来就不大,出现共友的事也常有发生。
这对于老一派的营销来说是个不小的冲击,他们手里的客户和业绩正在流失。帅哥和天菜越来越难喊,舔了大哥半个月不如妹子撒个娇。
那么现在的营销究竟能有多拼?
不仅要包满分。

还要包接送,海底捞,请推油。

一般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会称之为离谱。
为了业绩,为了绑住客户,倒贴钱的营销完全不在少数。
最离谱的是之前有一次,营销为了刺激客人消费冲业绩,硬是自己咬咬牙现场点了瓶黑桃给大哥祝寿。
原本只打算喝点存酒就回家睡觉的大哥被感动的不行,当晚硬是冲了十几万的业绩,还报销了那瓶黑桃。
这波操作堪比海底捞楼下送花的老奶奶,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再说说夜店。
看似全国夜店大环境整体回暖,实则暗潮涌动,上海玩家对其的感觉尤为明显。
每个夜店玩家都在饱受夜店营销发的广告还有蹦迪视频的刷屏折磨,然而现在还要饱受五花八门的邀请函刷屏。
那些邀请函是越来越高大上,估计老板自己结婚的邀请函都没这么牛批,邀请函样式从海报到GIF到视频,甚至还有夜店专门制作开业礼包,内附手写贺卡的。
杭州如今也不甘示弱,其他城市有的,自己也要有,其他城市没有的,自己想办法有。
曾经杭州夜店大多都是对标北上广,只赢一手高颜值玩家和遍地网红。现在他们开始对标海底捞和曲水兰亭了。
都在想办法提高服务质量和顾客体验,甭管你消没消费,只要站在夜店里就不用自己点烟,渴了找服务员要杯水,示意自己有点热甚至还有人主动过来扇扇子。
厕所里更是离谱,洗手液比香水还贵,洗手池、烘干机……能用戴森的必须得用戴森。
漱口水、头绳、彩妆……换做稍差一点的洗浴中心,里面的品类都没他们齐全。设备自然也不能拖了后腿,选贵的不选好的,越贵越牛逼。
服务和设备已经卷成了这步田地,宣传和嘉宾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隔壁请百大了是吧?请个排名比他高的。
隔壁请流量DJ了?请个比他火的,Sanjin?那截胡他,让他先到我们这来打。
真的,放过sanjin,也放过我们吧,等等sanjin没熬死,先把sanjin的粉丝给熬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