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事故特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要风险,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的对策, 主要包括针对客流、乘客安全意识和不安全行为、设备故障和设备稳定性的管控措施,制定严格有效的风险管理流程,组建合理化的风险控制部门,健全与完善风险监管法规,希望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管控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事故特点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封闭特征 ,其运行速度较快 , 蕴含数量庞大的客流量,有较高的自助化技术水平, 应急处理设备复杂。一旦城市轨道交通出现安全事故 ,必然对机械器材及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影响城市的交通安全,对社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 从整体来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事故具有以下 特征。

1.1 突发性

轨道交通比普通的交通工具运行速度快,而且在封闭的环境下运行,无论事故规模大小,很难根据事故发生前的一些特征进行观察和判识,因为事故发生速度快,识别特征的时间不多,往往在预防措施还没 有实施之前就发生了安全事故。

1.2 救援难度大

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在封闭的空间 ,一 旦 发 生 事 故,救援人员到达事故发生地点难度高,而且逃生通 道普遍狭窄,不利于快速疏散,增加了救援难度。

1.3 社会影响大

城市轨道交通的速度和客运量在城市交通上占据 了优势,符合广大城市居民的出行要求,居民出行的首 选就是此类交通模式。但是大规模的人员聚集为交通的运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乘客会产生恐慌心理,由于乘客对发生的事故无法进行全面 了解,不能掌握自身所处的具体位置,极易导致混乱场 面的出现,甚至出现二次安全事故,这种盲目及混乱的 情 绪 还 可 能 迅 速 在 互 联 网 上 传 播 ,引 起 不 好 的 社 会影响[1]。

1.4 事故种类与后果较为多样

城市轨道交通的事故类型包括火灾 、踩踏等 ,不同的事故类型都有其特殊之处,由此导致的事故后果也各自不同,因此具有复杂多样的特征。

1.5 事故因子的特殊性

城市轨道交通涉及车辆、轨道、信号等多个专业 领域的知识,包含了众多的社会行业,交通工具是众 多行业的大规模联动。城市轨道交通在实际的运行 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即使是一个微小的系统所 产生的极小差异,都会对交通工具的整体运营情况产 生大的干扰,此类交通工具所具备的各种专业安全因 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中,比如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不规范导致的风险以及 设备严重损坏 、运行环境潜在威胁等因素,在这些众 多交叉的因素影响下,就会出现相对应的安全事故, 由此交通安全事故存在着一定的随机性及模糊性[2]。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要风险分析

2.1 大客流冲击

因为轨道交通具备的高效率和便捷性,可以满足 居民的出行需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此 类交通工具,这就导致原有的运行线路需要不断发展。 在此过程中,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模的扩张导致安全 隐患也在持续的增长,对交通运输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例如 2009 年国庆节,我国许多城市轨道交通客流 量不断增高,广州的日均客流量就已经超过了千万人级别,这样庞大的客流量是对城市的轨道交通的重大 考验,同时也是对城市轨道交通调配以及人员的疏散 等各种方案的检验,轨道交通管理人员要对每一个系 统进行仔细的检查,实施安全操作流程,从而应对可 能出现的突发事故,确保乘客的安全出行[3]。

2.2 火灾风险

火灾对城市轨道交通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巨大,在社会上的影响也是比较恶劣的。由于城市轨道交通体系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运行,客流 量大,导致人员难以逃生,这都加大了救援人员的救援难度。虽然在城市轨道交通和车厢内部配置了灭火装置,但是对一些严重火灾情况却不足以应对。轨道交通采用的是阻燃材料设计的座椅和地板,但在巨大的火灾下仍旧会燃烧,并释放大量的有毒气体。例如,奥地利一次由于机器故障产生的严重火灾,直接 导致了 155 人死亡。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环境大部分是在地下,随着乘客的日益增多,人口密度相对较高,一旦发生事故,乘客在逃生过程中由于拥挤很可能发生踩踏事故这种二次灾害,进而导致更大规模的伤亡情况出现[4]。

2.3 硬件故障

城市轨道交通是由众多的子系统组合成的一个复杂的联合系统,这些子系统有大量的设备在同时运行,一旦某个设备出现了突发的状况,那么较大概率会导致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反应,进而对交通运营造成重大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在长时间的运行中机械设备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磨损,这种安全隐患需要管理人员着重注意。在这些安全隐患中,以车辆和轨道的风险最为 严重,比如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着新型和旧型车辆,这两种类型的车辆会增加管理人员的管理难度;新的交通路线投入实际的运营中,势必增加时间和技术负担;需要对一些旧机器设备进行技术更新,接下来的磨合时期会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新技术产生新的故障,对于这种故障没有相关经验,导致排除故障的难度增加;运营公司有时为了最大化交通利用率一般会减少发车的时间间隔,这大大增加了轨道交通的运行负载,车辆在长期保持在高负荷的运行状态下会增加各种机械设备的磨损程度,进而出现许多的安全隐患,由此运营公司需要定期对车辆和相关的机器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这增加了轨道交通的运行复杂性; 城市轨道交通体系中有的技术比较落后,存在一定的缺陷,虽然在初始运行没有发生什么故障,但是从长远来看,长期的运行过程中会由于这种技术缺陷而产生相对应的安全隐患。因此,运营企业在长期的营运过程中一定要对各个硬件设置进行定期的维护,协调新旧设备的工作,保证轨道交通整体运行的安全性[5]。

2.4 安全管理模式的滞后性

目前的轨道交通运行管理一般是在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现象和事故地点展开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事故发生的原因,避免以后出现此类的事故,但是这种安全管理措施非常被动,存在滞后性,仅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难以应对当前日趋复杂的管理工作,并不符合当前交通体系安全的需求。因此,运行公司需要持续优化安全管理模式,将安全管理机制从被动转为主动,预先设置应对各种安全因素的管理方案,并针对这些可能发生的隐患因素建设一套可靠的监控体系,在安全事故发生前对管理人员进行预警,那么管理人员就有足够的时间来规避风险、减少损失、降低安全事故造成的负面影响。

2.5 运营生产方面的风险

2.5.1乘客安全意识薄弱

乘客行为是地铁运营中最不可控的因素也是引起地铁运营事故的重要原因。虽然目前各地铁线路都安装有屏蔽门,可以有效避免跳轨和意外坠轨的发生,但乘客所进行的安全教育存在显著的缺位问题, 实际的安全素养也显著偏差,所以乘客在安全认知方面的短板,也是影响整体安全性的关键要素。

2.5.2地铁安检

目前地铁安检均采用人物同检,可以充分保证安全,但考虑到未来线路成网后激增的客流,人物同检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影响到客流的集散、不过分提高运营的成本仍然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为了实现安检高效率 、低成本,需要地铁运营企业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成本的理念,积极应用新技术 、新设备,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与效益最优解;积极推进分类安检等新型安检方式的研究与实践;提高安检人员的专业素质,定期开展安检培训与考核,建立奖惩制度,优化安检水平。

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的对策

3.1 针对客流的管控措施

管理人员需要掌握客流量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之上采取一些有效客流管理措施,降低客流的变化对列车延误造成的影响。每个车站的乘客情况不同,有必要对一些重点车站和一些重要时间段的客流量进行监控,对于这些车站的客流量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客流量的规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比如限流、限向、隔离栅栏和调整进城方向等一系列有效手段,使得车站内部的运行状态趋于良好。

3.2 针对乘客安全意识和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措施

交通运营管理部门要在各个车站和线路上采取发放小册子等各种方式,向乘客宣传安全教育,通过树立乘客的安全意识来规范乘客的行为,增加轨道交通运输的安全性,让乘客时刻保持警惕并掌握必要的安全应急技能,确保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乘客可以帮助自身及其他被困的人员快速的逃离事故现场。

3.3 针 对 设 备 故 障 和 设 备 稳 定 性 的 管 控 措施

运营企业要对轨道上的各种交通设备进行定 时的保养和维护,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出相对应的维 护制度和现场作业安全规范;运营企业要加强各部门的技术水平,通过技术更新来提升运营管理质量;引 进国外先进的设备仪器,对交通系统当中的各种设备进行合理的检测,并且要安排维修人员对线路进行及时检查,完善综合检测系统,确保线路的稳定。

3.4 制定严格有效的风险管理流程

风险管理流程是风险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严格的风险管理流程,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流程能够增强管理人员识别安全隐患和评价风险的能力。危险源识别就是通过收集一系列的信息来对危险源进行识别,明确主次层次的危险源,通过信息分析结果,制定出精确的识别危险流程。危险源识别之后,就要对危险源进行分类,为以后的危险源评估打下基础。危险源评估流程需要根据流程反馈的 结果明确危险源评估对象,并制定相对应的评估要求,随后在风险控制领导小组的管理下,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危险源评估方案,针对危险源展开一系列的评估工作。风险控制流程需要配合相关的安全管理、规范化流程和有关的技术来实施,对风险进行检查、跟踪、控制等一系列的工作[6]。

3.5 组建合理化的风险控制部门

城市轨道交通在组建风险控制部门时一定要确保部门结构合理,其职责适合城市轨道交通,这样才能够发挥出风险控制部门的职责,发挥相关人员的作用和技术能力,确保风险管理工作有序进行。不同城市的轨道运营安委会有其自身的运营特征,因此需要设置独立的风险控制小组。每个小组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能和任务,更好的完成轨道交通整体的风险控制工作。

此外,风险领导小组必须包含运营企业领导或者 职能部门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地提供合理的风险控制决策。风险领导小组要从全局掌控风险控制小组,在对风险控制小组实际的工作中下达科学有效的指令,帮助风险控制小组人员完善风险控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人员要制定风险的查找 、判断 、分析 、控制 、总结一系列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风险控制小组和风险管理小组两者结合,才能提升实际的风险控制有效性,提高风险管理效率,并利用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流程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提供安全保障。

3.6 健全与完善风险监管法规

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管理工作需要各项风险监管法规进行规范,建设部门 、交通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需要运营企业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在这些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针对城市交通运营的实际需求,进而制定出符合城市轨道交通的规范和标准,比 如运行时间、票价、列车发车间隔等等,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

4 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因此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是重中之重。城市轨道交通与乘客的人身安全和社会财产密不可分,随着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迅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规划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安全风险估流程在交通安全管理规划中起到的纽带连接作用,对于提升轨道交通的安全性能,降低运营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从安全事故的主要成因以及事故的类型总结出避免事故发生的各种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焦琳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管控的探索与思考:以上海为例[J]. 交通与港航,2018(2):50-54 .

[2]陈建伟.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风险管理[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8(11):66-69 .

[3]王昊,崔琰,石杰红 . 轨道交通运营风级管控 与 隐 患 排 查 治 理 [J]. 中 国 安 全 生 产 科 学 技 术 ,2020 (S1):60-63 .

[4]范宓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台账建立实践探索[J]. 内江科技,2020(4):8+52 .

[5]高健龙,康鹏举,车小波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体系研究[J]. 智能城市,2021(7):123-124.

[6]张静萱,刘兵,李晓璐 .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 安全的综合评估[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17):7340- 7347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400-9010-860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85018612

商梦建站客服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