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同事跟我抱怨,说后悔教会他妈妈玩抖音,看直播了。
我问原因?
因为自从教会之后,他妈妈就刹不住车了,一直不停地从直播间买东西。为此他妈妈还换了手机,买了一部高端的5G手机,换机理由是原来的手机影响她在直播间抢东西,就这样停不下来,现在他们家里大部分的快递都是他妈妈买的。
我同事说其实他妈妈,一开始也就是刷视频看直播,有一次突然要抢买一个东西,结果发现必须要挂灯牌才有资格,结果他妈妈就充钱挂粉丝灯牌去购买东西。
当然也不是说她妈妈乱买东西,表面上看都是一些实用的,像拖把,垃圾袋,毛巾,床品,厨具……
比如这拖把四十多元买的,家里用了确实不错,家里反馈也不错。
但你比如她买的那两把刀,一看直播间说什么进口刀具,半价优惠,一把切肉,一把剁骨头,听完立马就买了。
还有毛巾确实优惠便宜,结果买回来一看大小不对,价格低就没有退货。
还有10几元买的蓝牙耳机,35元的床品四件套。
咱不是说直播间买东西不好,就是只要看直播,对于一些特价的产品,大家都是这种心态:买了也许以后总会用上,但是不买可能心里感觉自己错过了什么,所以不管是不是必需的都会买,一下消费提高了。
当时他问她妈妈为什么买刀?
阿姨回答:这刀好呀,一个可以切,一个可以剁骨头,还是进口的。
他问:那家里的一组刀具放哪?再者进口的卖30元,还给两把?
这一问阿姨愣了一下,但是紧接着反驳还是觉得自己买得特别值。
可能大家要问阿姨的年龄,其实阿姨才50多岁,挺年轻的。他儿子之前告诫她别去跟其他阿姨一起去听保健课,乱买保健品。 她还挺明白表示自己不会去,那都是骗人的。
结果保健的韭菜没割成,直播这波韭菜被割了。真是有点什么年龄当什么阶段的韭菜,早晚被割,有点韭菜人生的感觉。
当然,阿姨的情况不算严重。我同事也跟妈妈商量好两点:
1.只买家里真正需要用的,别的再优惠也不贪小便宜。
2.购买大件要提前商量或者发给他让他帮忙看看,确定了再购买。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多陪陪父母,陪他们出去溜溜弯活动活动,没事多聊聊天。这样减少他们玩手机刷直播的时间,这样以后看得少了就不会有购买的冲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