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苦核酸久矣。
1
一周几次?
上海实行72h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者24h核酸采样证明,大部分人都得一周三次。
工作日两次,周末一次。
我努力做到一周两次:周日和周三。周末有24h是断档的,我就选择不出门消费,这是选择倔强的代价。
小区每周六全员筛查,但我没去,没去其实没有影响,也没人单独@我,那我自然选择“放纵”了。
但我很快就发现,一周两次很难维持。
出入公共场场所可以凭借24h采样证明,但很多写字楼、商场、医院是不认的,必须72h核酸阴性证明,有24h检测记录也不行。
比如我工作地方对面的写字楼,就是这样,虽然我所在的写字楼认可24h检测记录。我曾经跟他们的保安杠上了,给很多服务热线打了电话,要么没人接,要么搪塞过去。半个小时后我硬着头皮走开,还不服气,就在“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微信小程序做了投诉。
半个多月,没有看到回复。
两栋写字楼,一路之隔,同属一个商圈和社区,咋就如此不统一呢?
比如有些医院,72h阴性证明过期了,就得做抗原检测。
更让我觉得匪夷所思的是,牙科诊所,必须24h核酸阴性证明。
而且,一些场所就算认可24h采样证明,还需要在保安的要求下专门登记,整得我有什么预谋似的,这种特别对待让人觉得屈辱。
我一度不得不从一周两次改回一周三次,这种倒退让我很痛苦。
直到我发现了一个机会。
2
一周一次!
00后确实有才!
公司的一位00后实习生,帮客户去某税务局打印完税证明,一到门口发现自己的核酸阴性证明过期了,同事听到这个事情也比较无语,但无可奈何,实习生也很焦急,担心无功而返会给领导留下不好印象。
她灵机一动,把二维码拍下来发给自己朋友,她朋友扫完就截屏发过来,这位实行生就用这个截屏,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大厅。
我听到时,只觉得,真牛批。
这样的实习生,可以内定了。
感叹归感叹,这个事情很快就给了我灵感:我也可以这么干啊。
果断找到两个人:弟弟和基友。
给他两其中一人发二维码,立刻扫一扫再截屏发给我。
理论上,我从此就可以不用做核酸了,不过上海有规定:
一周没有核酸检测记录,就赋红码。
所以,我就每周日下午做一次核酸,过了周三我就用截屏。
目前实行了十多天,畅通无阻!
用截屏不仅糊弄人工查验很容易,即便是机器,也是一样,放上去也是“嘀,请通行”。
我的生活比较单调,三点一线:写字楼、地铁、回家。
中午吃饭,不少餐馆已经无需扫码,虽然门上贴着二维码,但你不扫也没人管,比如肯德基、麦当劳、街边苍蝇馆。
如果进去的这家餐馆要求我必须扫码,那我就直接出来,换一家即可。
再不济,叫个外卖呗。
写字楼和地铁这些我不得不扫码的地方,我就找弟弟和基友,十秒钟没有回应我就给另一个人发,两人都没回应我就打call。
看起来繁琐,其实也就耽误个半分钟而已,不伤大雅。
哪怕耽误一分钟五分钟,我也乐在其中。
现在也没什么人多的饭局,偶尔接待一两个客户,吃顿便饭或喝杯咖啡,碰到必须扫码的情况,我也是这么操作的。有时跟客户解释起来,客户反而觉得我挺有意思,一点也不影响谈业务的氛围。
后来我为了减少麻烦弟弟和基友,就把自己的核酸阴性证明截屏了十几张,保证白天每半小时就有一张证明截图。遇到人工查验时,我就选择一张时间最接近的截屏,装模作样地扫一扫,快速进去。
只要脑子动起来,办法总比困难多。
3
一周零次
上海封城期间,每天交替进行核酸和抗原,整得我女儿都受影响了。
女儿只有两岁多,在家里玩闹时,会拿着面签来逗我:爸爸,捅。我不愿意,她就循环说,直到捅到我的鼻子为止。做核酸时,都不用我说,她就很自觉地扯下口罩张开嘴。
检测人员笑着说“真可爱真听话”,我心里一万句MMP。
后来解封后,我带她出去玩,她说的不是“玩滑梯”,而是“做核酸啦”。
我好气又好笑,更多的是生气和无奈。
所以,6月以来,我把家里的抗原和面签全部藏到柜子里,女儿也不再做核酸。
在过去两年,女儿从没戴过口罩,她非常反抗,坐地铁时我们强制要求她戴,总是哭哭啼啼,即便从了我们,不到十分钟就会扯下来。
但5月以来,她对戴口罩十分积极,直到现在,出门时还主动让我们给她戴口罩。
甚至当我扯下口罩露出嘴时,她还会提醒我“爸爸戴口罩”。
现在我带她玩时,口罩可以戴着,但嘴要露出来。有时她会自觉把口罩提上去,我就会立马告诉她:不戴,不戴。多次提醒后,她现在逐渐默认口罩不用捂着嘴,捂着下巴就行。
说我女儿说了这么多,是想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
在不断地重复之中,人是很容易被驯化的。
你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但它的确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改变着。
这就是我跟核酸检测杠上了的原因。
跟钱无关,跟时间无关,只跟“自我”有关!
人,就得敢想敢闯。
如果从大局考虑,我一周减少两次核酸检测,就为上海节省了至少7元的财政支出。作为一介蚁民,这也算是为上海做贡献了。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