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在家兼职赚钱日结,日结宝妈兼职?

  通讯员 曹红兵 本报首席记者 陈佳妮

“有宝妈觉得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利用零碎时间做些兼职。”然而,民警要提醒大家,类似的兼职活动是不被允许的。

最近,仙居公安成功破获了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案件中有100余名宝妈兼职做“群托”,被用来吸引被害人并骗取钱财。

  兼职背后的骗局

6月8日,仙居市的梅女士被拉进了一个群聊,群里人声鼎沸,不时有人发红包,还有人分享着做任务获得奖励的截图,屏幕上一片繁忙。梅女士抢了几个红包之后,有人告诉她可以通过关注公众号或下载一个软件来完成任务赚钱。

梅女士发现了一款名为“某某科技”的APP,并成功完成了几笔小额充值后,领取到了佣金。她对此产生了兴趣,第二天继续使用该APP,并充值了500元到指定账户。然而,对方告诉她需要再次充值才能领取奖励。梅女士又充值了两笔,共计7800元,系统显示账户金额已超过1万元,但无法提现,同时APP群里的人还催促她继续充值。梅女士意识到可能被骗,于是选择报警。

根据仙居县公安局反扒抢中队民警的调查发现,梅女士成为了“群托”网络诈骗的受害者。调查显示,这个网络诈骗群里除了梅女士,大部分是境外诈骗团队在国内的“托”。引诱梅女士加入该群的是一名名叫杨某的广西女子。

警方经过一个多月的缜密侦查后,发现了一个群体诈骗团伙。他们利用红包和“做任务给奖励”、“充值返利”等手段,诱骗受害人前往诈骗平台,然后在境外实施电信诈骗。这个犯罪团伙的涉案人员遍布全国14个省市,总共有100余人。

8月22日,仙居公安机关组织警力跨省跨市展开行动,成功抓获了25名涉案主犯谢某某、崔某以及线下人员杨某等犯罪嫌疑人,他们在湖北、广西、广东、山东等地活动。同时,大量用于作案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工具也被扣押。

  被害人成了诈骗者

根据调查,湖北省监利市43岁的谢某某是一个有3个孩子的母亲。她的角色是与境外诈骗团伙协作,从中获取潜在受害者的名单和联系方式,并有目的地将其发送给“托”群。此外,她还负责在线上提供话术培训和解答技术问题。

办案人员感到震惊的是,原来谢某某曾是一位成功的微商,然而他最终成为了电信诈骗的受害者。此外,被抓获的25人中,大多数是希望在家中轻松赚钱的母亲,她们也成为了电信诈骗的受害人。

  2022年年初,谢某某无意间在微信群里看到有招“托”的信息,这些“托”就像演员一样,各司其职,有发广告拉人头进群的“拉手”,有发红包与大家聊天的“发包手”,有做任务领奖励发收钱截屏烘托气氛的“托手”。他们向被害人洗脑,通过各种小活动,让被害人产生信任,再诱导他们下载境外诈骗平台链接,继续做任务,随后被骗。

  宝妈组团骗宝妈

  一段时间后,谢某某从上线处得知,招募“托”可获取更大利益,于是开始在微信群、QQ群招募“群托”。被招募来的广东饶平人崔某成了谢某某请的得力助手,而像杨某等一些宝妈,被这种可以居家挣钱的工作吸引,纷纷参与其中。虽然她们都知道自己在做诈骗的事,但一天200多元的收入,让她们欲罢不能。

一个由宝妈组成的诈骗团伙正在迅速壮大,成员已经达到100多人。谢某某从起初的“托”逐渐成为了犯罪团伙的组织者。团伙中的下线每成功拉进一人,都要按比例抽成。

仙居公安已经进行了第一轮收网行动,谢某某、崔某已经被批准逮捕,另外还有23名涉案宝妈也已被依法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仙居公安提醒,近期在日常生活中,有人会收到一些承诺“低风险、高收益、操作简单”等诱发兴趣的网络兼职信息。我们强烈建议大家,见到此类信息时要慎之又慎,切勿贸然相信和传播,从而避免因贪图小利而蒙受损失。


来源:浙江法治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400-9010-860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85018612

商梦建站客服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