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年来中国电商从弱小到强大。身为见证了这些的淘宝小小卖家,用文字记录下来。篇幅可能比较长,会分为几篇发布。
其中有我总结的失败经验,为想进入电商行业的后来者参考。

首先纠正上一篇的错误地方。在我2009年开始做淘宝的时候,已经有了淘宝直通车。直通车的前身是2006年的招财进宝,2007年更名。可能是我真的不适合各种推广,记忆也比较模糊,非常抱歉。
继续正文,搬到延安市内应该是2013年。那一年双11,第一次感受到淘品牌大卖家的勇猛,茵曼,韩都衣舍,裂帛就算是封神吧。而麦包包,绿盒子,芳草集没落(现在不知道如何了)。
也开始尝试做阿里妈妈(2007年成立)推广,基本也没有什么操作技巧,开了简单的推广计划,后续一年也不会去打开一下。
2013年到2015年,女儿读幼儿园,租住的平房。吃住同货物都在一个房间,每天也只有十几个件,但似乎感觉日子也过的下去。之前在村子也赚点钱,家里建了新房。2015年买了辆国产轿车,因为每周末都要回村子拉货,坐班车实在不方便。

我出售的基本都是延安本地所产,不屑于在批发市场上货,这是没有做起来的又一个原因。
有的时候不是你认为就是对的,就有市场。比如我一直坚持做原生态的粮食,自己认为买家就会认可。后来证实,你的坚持相对现在大部分追求低价格的买家就是个笑话,做生意有时候真不能想当然。
女儿幼儿园两年多(前期女儿在乡镇幼儿园,上篇提到过),一晃而逝,每天不温不火,就如同温水里的青蛙。不知道学习进步,一天大部分的时间就是刷剧玩游戏。
也错过了微淘(成立于2013年)种草黄金时期,在后期卖家疯狂涌入,各种推广方式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日渐越落越远。
其中,在我住的不远有一位卖家,他是专门做红枣生意的。延安卖家,基本不是小米就是红枣。之前我在村子的时候,他在市内开有一家实体店,后来我搬到市内偶然遇到,才发现住的不远,他实体店已经不开了,专走线上。生意非常好,而自己却放不下脸去请教,总认为我自己是老卖家,去请教一个后来者太丢脸。

后面我会写一篇身边依靠电商发家卖家的实例详细说一说。
学习使人进步,原地不动就是退步。
下一篇章我会讲到女儿读小学的六年中,我的店铺是如何苟延残喘。错过哪些更多的机遇,既警示后来者也让自己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