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看来,度小满是百度旗下的,京东金融是京东旗下的,这两家都是相当大体量的公司,推出的金融产品自然不会出错,再说存款入银行还有出事的呢,不如买理财产品,至少收益多一些。
当然,这个收益多,也只是稍微多一点,仅此而已。
变红码的储户中,有许多都是通过度小满,以及京东金融购买理财产品,至于网上传的那些非吸根本不是这些普通的储户。
试问连存款几毛的储户都中招了,仅有几毛的储户上哪里拥有非吸的本领?
近几年,度小满和京东金融频频爆雷,那么百度和京东又是怎样的呢?
百度买榜的规矩不说是臭名昭著,但也是大部分人的共识了。
记得有阵子,赵本山老师的女儿登上热搜榜前十,大家就骂她,说是买热搜什么的。
其实也不一定是买热搜,毕竟赵本山老师就属于自带庞大流量的存在,只不过这也从侧面证明,大家对于百度是可以买榜的这件事,有目共睹。
另外,前几天唐山打人事件爆出没多久,吴牙签的热搜也上去了,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什么,不少网友坚定地认为是人为想用吴牙签的新闻吸引大家的视线,纷纷开骂,表示不想看到这根签……
无论网友们的猜测正确与否,同样也是百度名誉变得越发不堪的一种证明。
再说京东……
好吧,我对京东最了解的还是它的售货体系。
远的不提,这一次的618预售虽然开的早,可很多人都表示,早早放进购物车里的东西,在进入预售期以后就莫名其妙贵了不少,还美名其曰是降价,相当打击大家购物的积极性。
虽然我们可以找到失业率高,钱不好赚,等诸多理由来解释这一届的618销售不如往年,可也能从京东允许甚至支持的恶劣的提价销售方式中寻找原因。
谁生活不需要吃喝用,如果京东的货物真的便宜,真的值得我们购买,又为什么不趁着这个好机会购入呢?
我看到很多评论都在说京东很不厚道,玩各种优惠把戏,其实不仅没优惠,反倒比平常还贵,然后就有位网友呛声,说,难道没优惠你们就不买需要的东西了吗,就不会从中挑出来合算的买?
可是,如果既没什么合算的,又让这一回的套路伤了心的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拥有拒绝购物的权利呢?
现在似乎什么事都能找到失业率高做解释,失业率高确实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即使如此,这也不能构成京东把所有的锅都让“失业”两个字来背的理由。
我接受的教育是,出了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因为你会发现,其实你可以做得更好。
大企业也该如是。
最近热播的传奇中,有一段剧情,二小姐给出的售货套路是,把所有珠宝等畅销货一律打折销售,引发一众人的购物热潮。
但售货的说,二小姐在打折前就已经把这些货物提价了几倍……
咱们虽然不聪明,可也别人当了韭菜,让人割了血肉,还得欢呼感激他们。
百度和京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太常见了,有时候无可避免,就和媒体一样,都是双刃剑。
我们要学会使用他们,而不是被他们“用”了……
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