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周报范文100篇,销售周报范文100篇免费?

文/罗振宇

本文约4500字,预计9分钟的时间阅读完毕

商务君按:4月25日,在北京华贸得到学习中心,罗振宇为他的新书《阅读的方法》举行了媒体交流会。他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本书?他怎样看待阅读和出版?《阅读的方法》上市一周销量突破15万册,罗振宇对它有怎样的期待呢?

销售周报范文100篇,销售周报范文100篇免费?销售周报范文100篇,销售周报范文100篇免费?

以下是罗振宇的发言,有删减。

市面上关于阅读方法的书很多,比如怎样阅读一本书、中小学生如何阅读一本书等等。但我们在做知识服务的过程中,发现有些事好像不大对劲,哪儿不对呢?感受很复杂。其中有两个感受最强烈:第一,任何人,包括不识字的人,都认为读书是好事。这是我们民族的一个共识。更不用说知识分子了,肯定捶胸顿足地告诉你要读书。但奇怪的地方在于,当你问一个知识分子,他的领域今年出了哪些好书时,很多人往往都咂咂嘴,“今年没出什么特别好的书”。这就进入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缝隙——人人都觉得读书好,人人都不见得看得上自己领域,甚至是同行写的书。

第二,当你问一位学者该怎么读书时,他会告诉你要读经典、读原著,应该做笔记,应该精读等等,甚至应该逐字逐句地读。文本精读方法,我也深受其惠,但这应该是唯一的读书方法吗?

刘擎老师认为,读书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学院派,把读书当做建构一座坚固的大厦,非常高大上,非常完美,但容易让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另一种是野兽派,把读书当作一张网,可以从一个节点任意跳到另一个点,横冲直撞,顺着自己的兴趣去阅读。

销售周报范文100篇,销售周报范文100篇免费?

《如何阅读一本书》里说,阅读是人类非常独特的一种活动,凭借一己之力完成自我提升,除了阅读没有任何其他方法可以做到。但在今天,不靠他人获取认知提升的唯一方法还是读书吗?肯定不是,我们有互联网。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回到读书?换句话说,对于出版人来说,做书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书是知识的载体,更是知识产品

我们一般都会觉得书是知识的载体,但互联网难道不是吗?它也是。如果从知识和信息维度对比,书似乎只剩下了劣势,它往往要受牵制于自己的“肉身”。书也在变,每个人也在变,过去的阅读方法只是站在书这一头,要求人必恭必敬,甚至是青灯黄卷,捧着它,把它吃干挖尽。到了今天,这种阅读方法可能需要重新思考。

当我把《阅读的方法》这本书从一个很宏观的策划逐步往细节上拉开分辨率,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时候,我对书的价值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书是一种社会产品,什么是社会产品呢?它经历了太多角度的审视、太多刀锋的雕刻,才能立在这个世界上,成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嵌入品。而互联网长文呢?你自己有个帐号,一键就发送了,有问题的话后台就可以删。

销售周报范文100篇,销售周报范文100篇免费?

书是怎么出来的呢?《阅读的方法》这本书光策划会就开了好多次,公司对内容有发言权的人反复雕刻,我来写,写的时候还有同事帮我搜集资料,我每写完一章,编辑们还要一句一句跟我较劲,这句话啰嗦了,那句话听不懂了,反复审视。之后还要发到“得到”的审读人群里,审读人们再用各种狠话“批判”我。所以说书是一刀一刀雕成的。但这还没完,还要有书号,还要印刷,当然最终还得市场和读者认可。

一本书来到这个世界上,它不是一个内容,而是一个产品。什么叫产品呢?产品不能光靠是不是质量好、功能强,得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对它的制约。我觉得这是书在今天的最重要的价值。它要被印出来,要符合国家的法律,然后再嵌入到市场中。虽然市场上一年要出几十万种书,但它们无一例外都要经过反复的、多维度的审视。这是书跟网上那些爆款内容相比,最大的优势。当然我不是说这些书都是好书。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图书和网络内容两条产业链。一般来说,一本书出到6000册就差不多能实现收支平衡了,但在网上,没有10万+内容根本不算爆款。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反转,当大家都扑向新媒体时,我们回头却发现图书产业链居然留下了如此大的生存空间。好好做一本书,只要能卖到6000册,就能活下来,我认识的很多严肃图书的编辑老师,都是这样的。这本书能让人发财吗?不能!能让一个出版机构体面地活下来吗?能!

读书读不下去,难道是读者的责任吗?

把书看成是一座山,我们做好了所有的准备,请好了向导,备好了防寒衣物,背上氧气瓶,最后以登顶为目标,然后挑战那座山。我们真的有必要主张这样去读书吗?

我听刘润老师讲过一个故事,当年他们11个人,请了50多个向导,去爬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其中就有北京登山队的教练。到了山顶,所有人都站在山顶合影,教练却站在山顶下面一米的地方。为什么在这儿拍照?教练说,我们专业登山的都要把最后一米留给山,山不是供你征服的,而是帮你征服自己的。

我觉得,书也是一样,书难道不是帮我们“征服”自己,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好的吗?书本身不是目的,为什么非得背下来或者记住呢?这辈子对我帮助最大的书,我也没有记住。15岁时我被金圣叹点燃,但我至今好像也不太记得金圣叹的哪句话。那不重要,他在我15岁的时候告诉我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面对整个世界的时候,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判断,尽量去真的从此地的“土地爷”和“高手”那里去了解,让他们告诉你精彩的地方在哪里。

站在人的角度,我们何妨放纵自己,不把书看成是一座山,而把它看成是一张网。既然是网,就有节点,节点之间产生联系,以兴趣为指导,以好奇心为驱动,我们就可以从这张网的一个节点窜到另一个节点。从哪里进来都没关系,不见得非得从基础开始,也不见得一定要把这本书读完才能读下一本。我们可能辜负了很多书,但书从来不会辜负我们。

《阅读的方法》这本书有25万字,400多页,分成24章。我把它比作一盒火柴,每一根都曾经点燃过我,你可以回家划一划,看能不能点燃你。这就是阅读的方法,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爱上阅读的方法。

销售周报范文100篇,销售周报范文100篇免费?

这本书里有一个观念,可能有点过于惊世骇俗。很多人说读书读不下去,静不下来心,请问是谁的责任?可能大家认为是我自己的责任,我没出息,我不是读书的料。但换一个场景想想,我今天来商场,准备了时间,准备了预算,也大体知道要买什么,但我最后没买东西。请问是谁的责任?是不是这个商场的各个商家的责任?我已经来了,我有预算,我就是来买东西的,但是没有人吸引我。作为一个消费者,我有什么义务从第一家店开始把它的每一个商品拿出来仔细把玩、比对,然后把最好的买回家?我不就是来逛街的吗?我怀着诚意来了,吸引我,让我进到店里,然后成交,这是店老板的责任。

其实我们每个读书人和文明之间就是那么一个关系,假设一代人都不爱读书,谁着急?是我们这些不读书的人着急吗?不会,我们有的是乐子,可以去打游戏,可以去撸串。该着急的是文明!书籍是文明基因传续下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文明有责任让书变得有魅力、好看,能够召唤人。怎么书写得不好倒赖上读者了?这是一个奇谈怪论,但也是这本书设计时候的一个自我要求。

把一本书写得好看,总共分几步?

在写《阅读的方法》时,写得好看,是我的一个追求。我先搭出最粗的框架,一层一层地搭,然后一层一层地往下写。一章大概是6000字,我找了很多朋友测试,阅读速度快的5分钟读完,阅读速度慢的20分钟。我希望读者翻开这本书就停不下来,各种窜蹦跳跃,有一种在网上冲浪的感觉。每一章我推荐的书下面还附有一个二维码,读者可以扫码直接免费看“得到”电子书。

我对这本书最大的一个期待,就是读者因为读了这本书,而对我推荐的某本书特别感兴趣,然后直接跳走了,把这本书扔了,它就死得其所了!这本书在“4·23世界读书日”之前上市,目前的市场反响还可以,现在销量突破了15万册,在当当畅销书周榜上排在第一位。

这本书的写作和出版过程,证明了一些我此前的思考。第一,朴素的方法是有效的,不玩任何花活儿,不做标题党,就叫《阅读的方法》,听起来特别老气横秋的一个名字,但它是有效的。第二,用一群种子用户带来最开始的启动。我们给全国的中小学、大学老师送书,只要来“得到”注册一个地址,收件地址是学校,就送书,无上限。24号一天已经近万人来领了,如果他读得好,就会主动传播。利用互联网节点一层一层地传播,这本书就会有比较好的生命周期。

我们在策划这本书的时候,也在想它的未来。能不能有一些衍生的策划?我在书用大约1/4的篇幅,办了一个小书展,把我看到的特别有趣的书中的段落塞进去,每个段落都尽量控制在400字以下。所以读这本书相当于至少过眼了160多本书。以后我们也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别册,如小学生别册、中学生别册、公务员别册、程序员别册、互联网别册,等等。

交流会上那些有趣的Q&A

Q:这本书的封面文案是“做一点小努力,对自己很满意”,请谈谈对这句话的想法?

销售周报范文100篇,销售周报范文100篇免费?

罗振宇:这听起来是一句营销口号,但实际上是我们对书的深入思考——书对当代人到底意味着什么?读书人才是正经人,这是社会的一个最大共识。书是这个文明的最大公约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但你一定很喜欢你读书的样子。

现在再说“书中自由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已经不合适了。书中有的是什么?就是你对自己满意的一个瞬间。这个瞬间可以拯救太多的挫败感和焦虑感。

做一点小努力,对自己很满意,这是我们总结出来的当下人们在阅读这件事情最大的收获。

Q:对于当前的图书出版业,您希望这本书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它意味着什么?

罗振宇:这本书我们在体例上非常认真,琢磨了好久好久,它的体例和题材上的创新,给未来留下了很多空间。比如小书展的设计、各种各样别册的设想。

我在策划这本书时借助了一个工程学的词——矢量图,一本好书嵌入这个时代,不是应该以编辑了多少字的方式嵌入,它最好是一个矢量图,尺寸任意放大,在任何尺度上清晰度不变。矢量图本质上是算法,现在捧出来的这25万字,本质上也是一套算法。它可以嵌入到任何领域,也可以嵌入到不同的场景中,也可以衍生出别的产品。

5月10号开始,《阅读的方法》研修班第一期开班,我试着带大家读杜甫,一个半月,一周一次直播,已经有3000多人报名了。以这本书为接口,能够衍生出好多种产品,能从出版业再长出新的业态,这个想象空间其实很大。

销售周报范文100篇,销售周报范文100篇免费?

Q:在您看来今天互联网场景里阅读的最大痛点是什么?这本书怎么能够帮到青年人?

罗振宇:年轻人读书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时间,不是没钱,而就是对读书这件事充满了巨大的认知负担,不认真从头读到尾就算没读,记不住也算没读,没有用也算没读。开始你的阅读旅程,对年轻人来说最难的。

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事情都不需要方法,背单词需要方法吗?背单词的方法就是去背。真正热爱阅读的人不会按照任何阅读的方法实践,都是野兽派,都是抓起来就读,并不需要阅读的方法。我觉得跟那些条条框框的方法相比,直接行动的力量更大。

Q:整个这本书您写了多长时间,24章里哪一章是最难的?

罗振宇:这本书的写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准备了很长时间的素材,一点一点地累积。后来再开策划会,再拉架构,一章一章地书写,逐字逐句地雕琢。

写的时候,哪一章都有难的时候,既要保持感受的个人性,又要保证它经过更多维度的审视,每一块都是滚刀肉。

销售周报范文100篇,销售周报范文100篇免费?销售周报范文100篇,销售周报范文100篇免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400-9010-860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85018612

商梦建站客服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